SE宽频吸音 设计

   日期:2015-04-15     来源:中国家具网    评论:0    
核心提示:设计一个低频吸音体就像设计音箱一样,需要大量声学计算和测试。例如一个高大上贵的喇叭能随便买到。音色,曲线都是最好的,但随便装在一个音箱内,发出的声音却不是那回事。

SE宽频吸音 设计  

设计一个低频吸音体就像设计音箱一样,需要大量声学计算和测试。例如一个高大上贵的喇叭能随便买到。音色,曲线都是最好的,但随便装在一个音箱内,发出的声音却不是那回事。音箱的容积,大小尺寸,材料,是否有倒相孔,频率是多少,都需要和喇叭互相配合。单纯靠耳朵猜,是误差很大的。

为了达到低音宽频吸收,我们觉得SE产品需用穿孔板形式来实现最好。穿孔板的频率范围可以准确地计算,哪怕是1Hz,也可以准确计算出来。确定之后就是选用那种穿孔板了。穿孔板种类有相当多,也有声学泰斗马大猷先生发明的微穿孔板。微穿孔板是孔径小于1mm的穿孔板,相信资深玩家都听说过中国人用玻璃材质的微穿孔板,解决德国议会大楼声学问题的伟大科学成就。

微穿孔板有很多优势,例如对穿孔材质没有较大要求,玻璃也行;有足够的声阻抗,板后不需要棉或其他材质来保证声阻抗,是相当好的吸音材料。微穿孔板加工需要十分精确,哪怕每个小孔有0.01mm的公差,每平方米微穿孔板有数万个小孔,加起来穿孔率就相差很远,频率就相差很多。要精确加工,价钱自然变得十分昂贵了。

吸声形式选择

既然微穿孔板不是最好的选择,那木质穿孔板就是了。SE产品需要更宽广的吸声频带,虽然50Hz也是超低频了,不过这仍不能满足发烧友对音质的极致追求,我们觉得从40Hz开始,是必须的,一直延伸至100Hz,那频率就很宽了,大部分房间的驻波频段都覆盖上。经过一段时间繁复的声学计算,基本确定频率在40-120Hz,这样穿孔板的设计也基本完成了。

木质加工较容易,公差也比较容易控制。因为穿孔板孔径较大,没有足够声阻,板后需要填充吸声物料来增加声阻。需要多少声阻可以用声学计算来精确获得,我们没有生产声阻材料,只能从市场上采购。

玻璃棉,岩棉,聚酯纤维棉,这些都是理想的多孔吸声材料,也适合用来增加声阻。要找到一个合适声阻材料是很难的,因为市面上的材料基本上不会有这样的参数。玻璃棉,矿物棉手摸了会发痒,最后还是选了聚酯纤维棉,比较中性。声阻太大,太小,都跟设计标准有很大差别。我们只能把各种材料买回来自己再加工,喷涂表面,一个一个测试。终于还是找了合适的声阻。

木质穿孔板在市面也很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我们还是坚持板材自己加工。市场上的穿孔板外观漂亮,工艺也非常好。不过能提供吸音系数的,还是不多见的。能提供吸音系数(主振频率)的,还只是一个参考值,因为板后需要的空腔大小,深度,声阻是多少,每一种参数的组合调整,频率完全不一样。

做低频吸音体就和做音箱一样,给你一个最好的喇叭,也要合适的箱体设计。同样的声学环境也差不多,给你一块世上最好的吸音材料,也需要声学工程师合理使用。位置,方向,高度,样样都是决定要素,各所大学的声学研究院还在一直努力的研究创新。每个房间都有六面墙,放在那个轴向才是最好的?就让各位发烧友及专业用户,与我们一起来创造。

 
标签: SE 宽频 吸音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