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舒达惠州生产基地
十倍判赔凸显司法震慑力,50 万元严惩虚假宣传与恶意攀附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25)粤 06 民终 139 号案件中,舒达公司对“舒达(深圳)智能有限公司” 提起诉讼,经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于 2025 年 3 月作出终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存在三大侵权事实:
其一,在床垫产品及宣传中使用 "美国舒达家居有限公司・授权" 字样,攀附舒达品牌商誉;
其二,将 "舒达" 作为企业字号登记并使用 "美国舒达.com" 域名;
其三,侵权方官网宣称 "Snailove 品牌 1992 年创立" 等内容构成虚假宣传。
法院特别指出,被告在 13 家门店中刻意将授权标识与舒达品牌混淆使用,其中 5 家门店直接关联其经营,已形成 "注册境外空壳公司 + 境内授权使用 + 虚假宣传" 的完整侵权链条。
终审法院全额支持了舒达公司的赔偿主张,判决明确:被告方立即停止使用含 "舒达" 字样的企业名称及侵权域名,赔偿舒达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 50 万元,并停止虚假宣传行为。二审法院将一审 5 万元判赔提升至 50 万元,判决金额提升 10 倍,凸显了法院对恶意侵权行为的严惩态度。法院认为,被告方利用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差异实施混淆行为,且在诉讼期间仍持续侵权,主观恶意显著,高额判赔符合《商标法》惩罚性赔偿立法精神。
六被告恶意攀附品牌商誉终获严惩 60万元赔偿彰显法律权威
同期披露的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5)粤 19 民终 3230 号案件中,舒达公司对刘某平、佛山市爱莎妮娅家具有限公司等六被告提起诉讼。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 2025 年 6 月作出终审判决,明确认定被告方存在两大侵权事实:
其一,在涉案店铺、宣传物料及产品标识中突出使用 "舒达"、"美国舒达"、"美国舒达家具" 等文字,其作为核心识别元素与舒达公司第 3175518 号 "舒逹"、第 35497642 号 "舒达" 等注册商标构成实质性相似,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商品来源,侵犯了舒达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
其二,擅自将 "舒达" 作为 "美国舒达家具有限公司"、"舒达美国睡眠集团有限公司" 等企业名称的字号使用,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认为,被告方作为同业竞争者,对舒达品牌在床垫领域的极高知名度理应知晓,却通过 "商标 + 企业字号" 双重攀附手段误导消费者,判决结果充分体现了对恶意侵权行为的震慑导向。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舒达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 60 万元。该判决不仅是对 "舒达 / SERTA" 品牌市场影响力的法律确认,更对家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全渠道打假升级:从个案惩戒到生态防护体系构建
"品牌价值不仅是商业资产,更是对千万消费者的品质承诺。" 舒达公司品牌负责人强调,此次维权行动是其长期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重要实践。目前已形成三大保护机制:
l 源头防控机制:组建专项维权团队,建立经销商动态审核体系,结合市场巡查与大数据监测,实现侵权行为早期识别;
l 强化法律手段:搭建 "行政投诉 - 民事诉讼 - 刑事追责" 三级维权通道,2024 年以来已启动多起知识产权保护案件;
l 联动社会力量:呼吁经销商与消费者共同监督,建立侵权线索举报机制,形成 “企业主导、多方参与” 的维权网络。
作为拥有 94年历史的国际品牌,舒达自 1931 年创立以来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11-2018 年连续 8 年蝉联全美国床垫业出货量第一(数据来源于美国家具业权威媒体《Turniture Today》)。目前在中国大陆 600 余个城市布局 2000 余家专卖店,为希尔顿、万豪、洲际等 1300 余家高端酒店提供睡眠解决方案。2024年,舒达、Serta、舒达床垫三大商标,已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此次系列判决不仅是对品牌权益的捍卫,更推动行业建立 "合规经营 - 创新发展" 的良性生态,更推动家居行业向规范化、透明化方向发展。

图为舒达门店形象
消费者警示与行业呼吁针对第三方平台上非法售卖假冒伪劣、仿冒舒达品牌产品的行为,舒达公司进行严厉谴责,并公示电商店铺、社交账号等渠道无官方授权售假商家(附后),以实际行动维护品牌形象、保障消费者与经销商合法权益。
舒达公司提醒消费者通过官方热线 400-880-1931 或官网查询正品渠道。舒达公司负责人强调:"每一件侵权产品都在透支消费者信任,我们呼吁全行业共同抵制仿冒行为,以品质竞争取代恶意攀附。"
随着家居消费升级,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舒达公司通过司法判例释放明确信号:任何试图通过混淆手段获取市场利益的行为,终将面临法律严惩。未来,品牌将持续强化 "技术 + 法律 + 渠道" 的立体防护,为消费者打造可信赖的睡眠产品生态。

(本文转载自舒达家居用品(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