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业遭遇阵痛倒逼转型 产业升级已萌动

   日期:2012-10-30     来源:投资者报    评论:0    
核心提示:10月18日下午,位于东莞莞城区商业核心地带的汇峰中心写字楼,因承接一场名为“东莞小微企业如何重构自身的竞争力”的创新论坛,而一扫往日场面冷清的局面。能容纳百余人次的会场座无虚席,正在遭遇“寒冬”的东莞本地小微企业家们,希望从北京远道而来的经济学家那里寻得取暖的“薪柴”。

10月18日下午,位于东莞莞城区商业核心地带的汇峰中心写字楼,因承接一场名为“东莞小微企业如何重构自身的竞争力”的创新论坛,而一扫往日场面冷清的局面。能容纳百余人次的会场座无虚席,正在遭遇“寒冬”的东莞本地小微企业家们,希望从北京远道而来的经济学家那里寻得取暖的“薪柴”。

张航在经济学家演讲完后,迫不及待地从靠边的位置挪到会场中央,高高举起右手,争取到了一次提问机会。他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向演讲嘉宾介绍自己正在打造的箱包品牌“好哥哥”,并诚恳地询问“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方法。

今年37岁的张航,15年前揣着150元钱,从经济较为落后的粤西南城市茂名,来到借改革开放之风而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区域——珠三角,寻找创业机会。在深圳历经保安、搬运工和业务员等艰辛的打工岁月后,他因热情而上进的性格先后得到包括教授、港商在内的多人的帮助,于2000年来到东莞,开办了一家生产用于五金打磨的抛光蜡厂。

张航说,那时的东莞是他了解到的做加工最好的地方,“找订单容易、配套完善、招工容易并且人工成本低、制度也比较宽松”。

2004年,因得到一位做五金生意的英国华侨的赏识,张航开始筹备在寮步镇的石步村开一家五金厂,主要生产箱包的五金配件。他回忆称,最初几年毛利润均超过60%。“我们是阿迪达斯、耐克的指定供应商,”张航自豪地向《投资者报》记者说,“在经营最好的2005和2006年,每年利润能达200万元。”

但与东莞大多数经营加工贸易的小微企业一样,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张航们”首次感受到“寒意”。

没有盈利都在苦撑

今年最惨,欧洲基本没有订单,所以即使毛利润只有10%,大家也还得接单。

2008年,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增速明显下滑20.7%。其中,出口655.4亿美元,增长8.9%,增速下滑18.1个百分点;进口477.6亿美元,增长2.5%,增速下滑23.9个百分点。在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生产模式下,进口增幅的下滑幅度大于出口,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年份,外贸出口速度将进一步下滑。

实际的情况印证了宏观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张航称,从2008年开始,他的五金厂接受的国外订单和利润额都在逐年下滑,“今年最惨,欧洲基本没有订单,所以即使毛利润只有10%,大家也还得接单”。张航说现在做五金加工基本没有盈利,“都是在苦撑”。

但张航算是这批苦撑的企业家中积极而主动的人。2008年,他就开始认识到东莞制造走入困境的原因,“一个手袋,80%利润被国外厂商拿走,只是因为他们有知名的品牌。”在外贸加工利润被压缩近零的情况下,张航经过一年的酝酿,于今年推出了自己的箱包品牌“好哥哥”,开始从外销转为内销。

在这个过程中,张航引入了整合营销的概念,除品牌打造和五金配件制造外,其它环节全采取外包,并尝试股权置换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厂商和经销商。

到目前为止,“好哥哥”已在广州、佛山、惠州等城市开了8家专卖店。按规划,到明年10月,店铺至少将达到300家,每家店铺预计每季度销售额达10万元。

在东莞打拼了12年的张航说他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他希望在这座制造了全世界最顶级箱包的城市里,打造一个让世界认可的属于东莞的箱包品牌。

不过,面对残酷的经济现状,张航也只是东莞上万家加工贸易企业主中少数派的代表,更多的人选择了原地不动、引入设备原地升级、闭门过冬,或者循民工回流的路线,离开东莞。

“三来一补”造就“世界工厂”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东莞也是在这一年,开始走上农业大县向“制造业之都”的转变之路。曾因盛产莞草而得名、因出产莞香而闻名的东莞,现在以“世界工厂”之名蜚声于世。

从深圳经莞深高速进入东莞,在公路两旁的低山丘陵中,散落着一个个由高矮不一的厂房组成的小镇。厂房的外围,是面积狭小的田地,这些零零散散的农田很难让人想象这里曾经是广东最著名的鱼米之乡和粮食生产基地。而莞草和莞香,这两种与城市名称渊源深厚的植物,在密密麻麻的“厂房丛林”中已难觅其踪迹。

东莞,这座毗邻港澳、紧靠深圳、广州,地缘优势明显的城市,因在改革开放中紧握住香港和台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成为了珠三角最负盛名的“世界工厂”。2011年,东莞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0.3:50.5:49.2,而在1978年,“三来一补”这个新词诞生的当年,东莞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45:43:12,全市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工厂仅为377家。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东莞也是在这一年,开始走上农业大县向“制造业之都”的转变之路。1978年7月6日,国务院针对广东、福建两省制定的《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企业补偿贸易办法试行条例》正式下发,8月30日,东莞县二轻局和香港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签下了东莞第一宗来料加工企业合作合同,牌照为“粤0001号”的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在东莞诞生。

这家由香港商人张子弥投资的太平手袋厂,成为一批跃跃欲试的商人关注的焦点。太平手袋厂的成功,点燃了东莞加工企业的星星之火。仅一年时间,东莞“三来一补”就签订协议184宗。

“从前虎门只有两条直直的街道,城镇人口仅万人左右,周围全是农田,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曾任太平手袋厂副厂长的苏秀仪,在虎门最繁华的虎门大道上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早年虎门的状况,“到80年代中期,手袋厂最为红火的时候,虎门已遍地是工厂。单太平手袋厂,就带动了五金厂、纸盒厂等相关企业的建立。”

1988年,当东莞开放10年后,中共中央办公室调研室赴东莞调研,随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东莞十年》的报道。报道显示,1987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了5.4倍,达65.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8倍,达36.4亿元;国民收入增长了4.3倍,达29.3亿元;出口创汇增长了3.4倍,达2.67亿元。

而在当时, “三来一补”对外加工业就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据统计,1987年底,东莞全市已有“三来一补”企业2500多家,遍布全市80%的乡村,加工产品有毛纺、服装、电子、玩具等15大类4000多个品种。1987年来料加工的工缴费收入达1.07亿美元,占广东省工缴费收入2.7亿美元的39.6%,人均创汇214美元,居全国县级单位之首。

“虎门周围的农村也开始发生变化,没有厂房,很多村都把原有的祠堂、会堂、饭堂利用起来办‘三来一补’的小企业。农民也开始进入工厂了。”太平手袋厂第三任厂长唐志平回忆道。

手袋、服装、玩具……在遍布东莞城市和乡镇的大大小小厂房里被生产出来,随后经过深圳、香港发往世界各地,东莞“世界工厂”初现端倪。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