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制造业PMI为50.9% 连续6月达50%以上

   日期:2013-04-01     来源:国家统计局    评论:0    
核心提示:2013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2013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3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0.9%连续6月保持50%以上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9.3%,比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为近12个月的最高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PMI为51.3%,跃升至临界点以上,高于全国制造业0.4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PMI分别为50.4%、50.6%和50.4%,分别低于全国制造业0.5、0.3和0.5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上。

  2013年3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4升1降。

  生产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为10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较为活跃,生产增速加快。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烟草制品业等13个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生产量有所增长;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8个行业生产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生产量回落。

  新订单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明显回升。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等15个行业的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市场需求增长;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市场需求回落。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重返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产品出口量由降转升;进口指数为48.9%,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进口量持续减少。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大幅减少。分行业看,仅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4个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等17个行业位于临界点以下,原材料库存量下降。

  从业人员指数为49.8%,比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接近临界点,低于历史同期均值1.6个百分点,企业用工量继续回落,但降幅明显收窄。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8个行业从业人员指数高于临界点,企业用工量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3个行业从业人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用工量有不同程度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有所加快。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6%,比上月大幅回落4.9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上涨,但本月涨幅明显收窄。分行业看,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15个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临界点,企业采购成本上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6个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5.5%,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

  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PMI  
生产 新订单 原材料

库存

从业人员 供应商配送时间
2012年3月 53.1 55.2 55.1 49.5 51.0 48.9
2012年4月 53.3 57.2 54.5 48.5 51.0 49.6
2012年5月 50.4 52.9 49.8 45.1 50.5 49.0
2012年6月 50.2 52.0 49.2 48.2 49.7 49.1
2012年7月 50.1 51.8 49.0 48.5 49.5 49.0
2012年8月 49.2 50.9 48.7 45.1 49.1 50.0
2012年9月 49.8 51.3 49.8 47.0 48.9 49.5
2012年10月 50.2 52.1 50.4 47.3 49.2 50.1
2012年11月 50.6 52.5 51.2 47.9 48.7 49.9
2012年12月 50.6 52.0 51.2 47.3 49.0 48.8
2013年1月 50.4 51.3 51.6 50.1 47.8 50.0
2013年2月 50.1 51.2 50.1 49.5 47.6 48.3
2013年3月 50.9 52.7 52.3 47.5 49.8 51.1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自2013年1月起,调查样本从原来的820家扩充到3000家。由于一些行业的样本量较少,代表性不足,按照行业同质性相近原则对一些样本量较少的行业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行业为21个。

  3.调查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2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5.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6.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