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市场明码实价疑难重重 期待龙头企业举旗

   日期:2012-02-24     来源:佛山日报    评论:0    

“国外的市场没有讨价还价这玩意儿,作为一个成熟的、知名品牌,不应该随便打折,销售员应该把精力都放在介绍产品、提供贴心服务上。”许锦旋谈起他在国外的消费经验时说道。

建材市场先标虚价,后讨价还价,再打折的消费模式似乎吻合了不少国内市民的消费心理,而其实,有的消费者并不喜欢讨价还价,并且会因为摸不着“价格黑洞”而感到不心安。 

曾在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连锁工作多年的相关负责人岑小姐告诉记者,有很多购买家居产品的消费者反映因为不内行,对产品的成交价格“没底”,导致购置产品时不得不货比三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微议论 微“赞”:

@许惊鸿(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副会长):世界上没有一个著名品牌,没有一家百年老店价格乱打折!我们的进口品牌没有折扣的,芝华士,亚振已经实价销售。关键是厂家要有品牌意识!我们呼吁家居行业实价销售,童叟无欺!建立价格诚信系统。 

@陈贤伟(鹰牌陶瓷副总裁):明码实价的结果可使得建材市场零售小额单大幅度上升,大额成交单将明显减少,总量短期内将会减少,但长期来看将会取得市场的信誉,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前景较好。只要卖场敢举旗,商家自然敢参与。 

@李景涛at北京:我是不希望自己在装修房子那么累的时候,还要费脑子在各个卖场波折比价格,我希望能像买电器一样,只要到了商场,看看功能是不是适合自己,考虑考虑钱包预算和价格相不相当,然后就交钱拎包走人了,那多省心。

@流苏1003: 支持,消费者购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虚购空间会让人有不信任感! 

微“弹”: 

@胡艳力:有难度。商户可入驻多家卖场,若其他卖场不跟进,很容易造成整个价格的紊乱;很多消费者习惯了打折促销,不打折我就不买。这对于商户的利益、经销商渠道的把控和平衡是一个挑战。没有严格的监督没有到位的执行,明码实价很容易成为宣传噱头。

@南方居士12:这么多年,大家想得到,就是难做得到,再说租赁制卖场对商家销售终端价格能否真正控制,有无有效办法控制,这是关键。

微“建议”:

@扭吧:我认为这涉及到了商超渠道和摊位制市场渠道冲突的问题。这件事操作起来对于厂商自身的渠道管理控制能力和诚信度、进销存系统的要求、市场价格监管的手段和办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然杨森: 实行明码实价,价格认证体系与系统管理体系是重点。

@潇然彧静:可先从大品牌入手,增加消费者对卖场和大品牌的信任度,再逐渐渗透到二三线产品。

@dodolphin:①把租赁模式改为直营模式;②明码标价是建立在产品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和普及化基础上的。符合这个基础和原则,明码标价是不得不为、随时可为的。

@陈功(上海喜盈门国际商业连锁企业副总裁):要上升到整个行业的高度来推广,单靠流通环节的某家企业来推是不现实的!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