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市场阵痛后将更有序

   日期:2012-06-14     来源:新浪家居    评论:0    

家居消费需求细分

楼市调控有利于净化房地产市场的环境,将从事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的人们挤出市场,让真正的刚性需求比重增加。与此同时,家居市场消费群体及其需求也随之更加细分。

拥有豪宅的高收入群体,依旧会倾向于选择高端家居产品。有条件购买商品房的刚性需求业主,一旦房价下探,则拥有更充裕的资金进行装修。而受到政策限制而短期内无法购房的消费者,则会转战租房市场,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这部分人会更多地选择具有较强功能性的小件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对于许多已经拥有住房的业主而言,受到政策的限制无法再次购房,那么老房翻新或者更换、添置家具建材产品,就成为了改善家居环境的唯一途径。由于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广,保障性住房业主将对家具需求构成增量。由于资金有限,他们将更钟爱定位于中低端的实惠且实用的产品。鉴于众多家居企业都已经积极开拓二次装修及保障房市场,未来这两部分消费者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郊区家居消费更容易

曾经只在城市大型家居卖场中展示的家居品牌,在2011年有望越来越多地走向郊区。调控影响下,城市商品房的成交量下滑导致家居销售的原动力不足,而郊区中不断扩大化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为家居行业提供了崭新的盈利渠道。

郊区的消费者不必再舟车劳顿前往市中心,而是在自家附近就可选到满意的产品。对于保障性住房业主而言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不少家居品牌干脆将分店开到了其社区周边,为这部分业主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网购家居风潮更劲

2010年,曲美家具、TATA木门等企业成功的电子商务运作,让曾经固守于传统渠道的品牌们看到了网络的澎湃动力,淘宝垂直家居平台的开通也吸引了圣象地板、科勒卫浴等品牌安营扎寨。

2011将会有更多品牌试水电子商务,家居产品网购也将向着更为成熟、规范的方向迈进。受益的当然是消费者,然而享受低廉价格的同时,消费者仍需心明眼亮,以防落入网购陷阱。

■记者观察

阵痛之后将更有序

回顾2010年的两次房地产调控,似乎调控本身对家居消费并无直接影响。但本次房产调控后众家居企业的姿态以及市场变化,则让消费者感受到楼市调控的威力已经渗透到日常的家居生活之中。

假如说涨价是调控带来的阵痛,那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阵痛之后的喜悦。

楼市调控后,家居市场遇冷,众企业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必然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争取市场份额。在家居行业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当下,商家也会通过推出新品、更新服务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将拥有更强的主动性、选择性甚至议价权。

调控对消费者的利好不仅于此,当前家居市场鱼龙混杂,而市场震荡期马太效应凸显,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弱、定位模糊的企业极有可能被淘汰,幸存者必然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