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旧换新四大难关挡道 卖场商家一言难尽

   日期:2012-02-2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评论:0    

难关三:再制成优质家具几率低 高效利用是个坎

回收来的旧家具如何高效发挥余热的问题,几乎成为整个家具行业的死穴。经过分类和拆解变为可再用的能源,一轮翻新过后被当做“新家具”重新投入市场,虽然以上做法更容易实现,但绝非最佳方案。

据不少业内人士介绍,国外对于“旧家具”的利用五花八门,其中以将材料重新分解组合再制成优质家具最为受到追捧,不过这种做法对家具原材料材质、环保与可再生方面的要求颇高。这对于国内的家具行业而来,还处于“空想”阶段。

旧家具在中国的用途和可操作性并不多,这正是家具行业一直不愿涉及该项目的原因。正如懂得诸多生产技术常识、对材料也有研究的飞美家具总经理周凯军所言,旧家具眼下在中国的命运有两种:其一,无法再成为新家具的原材料,最终归为垃圾类。将回收来的家具经加工再造,制成环保、质量、款式均达到售卖标准的新产品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无论板式、实木或软体家具的质量好坏、价格高低,其材料一经塑形、制造和使用就很难再被制成全新家具,已被切割的整板、被打过孔的边角与被胶粘结过的痕迹,直接影响了原材料的二次利用。其二,可用来制作包装箱或建筑用材料。无法在家具行业再显身手的回收家具,粉碎后可压成整板,但这种整板最佳的用途就是制作包装箱或在室外建筑中使用。

难关四:好政策“被利用” 商家“心怀鬼胎”暗箱操作

从去年家具“以旧换新”逐步被重视,并由各大主流家居卖场牵头操作开始,不乏商家以“以旧换新”为名、“真促销”为实,暗地里展开了一场“潜伏战”。

据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卖场为消费者提供的补贴款或等价代金券,一方面为了便民利民,另一方面也的确为了帮助商家带动销量。但某些品牌的销售人员却为“换新优惠”私设门槛,“忽悠”或“要挟”消费者只有买最新款正价产品或买够多少钱的家具,才能参与活动。这无疑令原本的好政策遭到“被利用”。

然而,卖场经过深思熟虑设置的“以旧换新”条件,也可在实际操作中“被搞定”。比如,笔者上周曾以想参加某卖场以旧换新活动却有些条件不符为由致电该卖场总机,接电话的李先生表示,“换新”条件不符没关系,只要别太离谱,可以找商家“帮忙”解决。

由此可见,这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无疑也将成为阻碍好政策的“元凶”之一。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