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旧换新靠“打激素” 厂商担心费力不赚钱

   日期:2012-02-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评论:0    

无利可图企业热情不高

回收来的旧家具做什么?翻新后卖给谁?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以旧换新”营销模式虽是解决旧家具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具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其积极性并不高。

记者以打算换家具为名走进居然之家某品牌家具的门店,当问及是否参与“以旧换新”时,该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参加商场活动还不如直接返点合适,“我们原来打六五折,现在商场搞活动,我们的折扣也调整为六折,比商场5%的补贴金划算。”她给记者算了一下,1万元的家具,六五折是6500元,商场返5%才300元多点,“我们给你打六折,能省500元。”

在咨询多个品牌家具经销商后,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并不太愿意参加家具以旧换新。“企业不怕麻烦,就怕费力不讨好。”某家具品牌副总经理认为,生产企业投入到家具以旧换新的工作中,真正的动力在于要让企业有利。生产企业回收旧家具非常麻烦,人工成本也很高,而翻新后又基本没有盈利的空间,这就令家具企业对以旧换新没什么兴趣。

一个家具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刘先生向记者表示,由于企业得不到国家的任何补贴,从核算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是吃亏的。但从拉动销量方面看,还是有作用的。“如果国家也能像对待旧家电回收一样,给予旧家具回收一定的贴补就好了。”刘先生还表示,回购家具确实是微利甚至亏损的,如果有类似家电、汽车“以旧换新”那样的补贴政策支持,他们很愿意回收家具。另外,从环保角度出发,如果政府部门承担一部分旧家具运输、分拣的费用,那么回收工厂、商家有利可图,有助于加快资源的回收循环速度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家具行业专家赵先生也表示,一些纯实木的家具经过维修、翻新,还可以再出售,但市场需求不大,更卖不出太好的价格。如果运送到比较贫困的地区,一方面物流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对旧家具的需求也不大。除了普通的木家具,与政府采购相关的钢制家具和实验室家具企业也都表示以旧换新回收难度太大。钢制家具基本没法回收再利用,因为钢制家具的材料都是经过喷塑处理的,目前技术上还无法对旧家具的材料进行利用。

“旧家具的处理比较复杂,质量差的只能当成垃圾处理,质量好一些的卖价也很低,加上家具属于大件,运输成本十分高。”一家物资回收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家具回收不像家电回收那么方便,且利润极低,回收后再找买家很难,只好送到二手家具市场赚点儿钱。

针对家具企业对以旧换新的家具回收大多缺少兴趣的现状,业内人士分析,废旧家具循环利用要真正推广,恐怕还需要更多政策的指引和支持。

建立回收机制迫在眉睫

在家具行业,像居然之家这样推出家具“以旧换新”的企业并不多,但有这种需求的消费者很多。这一点,仅从居然之家推出该项举措后达到的销售额上可见一斑。尽管旧家具的处理至今仍是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的心头之患,但他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另一个决定:将家具“以旧换新”从一项促销活动变成服务,没有活动截止日。

“处理旧家具也是消费者的难题,在没有妥当的办法和技术之前,我们卖场先建立回收机制,把回收旧家具作为一项服务推广。”在京城几十家媒体面前,汪林朋郑重地表示,消费者家中如果有没有处理掉的旧家具,在居然之家购买新家具时,由居然之家负责回收并继续给予5%的补偿费。“一个仓库不够放,我再多准备几个仓库,仓库放不下再想其他办法。”

中国家具协会秘书长张冰冰对居然之家的做法大加赞赏。她认为,没有成熟、可践行的旧家具再利用处理技术是旧家具难以重新流入市场的主因,但市场应该有个回收机制或体系,不能放任消费者一扔了事,也不能看着旧家具被当做垃圾处理,在这方面政府部门的支持还是空白,希望居然之家能起到带头作用。她建议道:“配合国家保障房建设项目,把破损程度稍轻的旧家具送给有需要的房主,或者把它送给郊区县有需要的贫困家庭。”

家具“以旧换新”能够纳入政府促消费的规划中,对家居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由政府出面推行家具“以旧换新”,这是一个很好的愿景,是家居行业自身获得发展的一个契机。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让商家有更多生意可做,不过真正操作起来困难还是挺大的,政策能否落实是关键。此前企业单打独斗,自己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给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而旧家具回收处置难这个最大的障碍,相信在政府主导下能够获得有效解决,如此一来,参与“以旧换新”的企业就可以减轻束缚,轻装上阵,全力配合政府的促消费举措了。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