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红木家具行业“潜规则” 节后已成燎原之势

   日期:2012-02-03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核心提示:春节前《红木行业见不得人的那些事儿》一文在百度贴吧惊现,该文中指出红木业各种造假手段,让人咋舌。如同2011年轰动一时的达芬奇“造假门”事件,成为众多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

春节前《红木行业见不得人的那些事儿》一文在百度贴吧惊现,该文中指出红木业各种造假手段,让人咋舌。如同2011年轰动一时的达芬奇“造假门”事件,成为众多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

春节刚过,人们的心情还没完全平静下来,此文依旧有燎原之势,给众多红木家具跃跃欲“购”的消费者打了一针镇静剂。据悉,此篇文章出自红木企业连天红的贴吧里。暂且不谈此文是否出自一贯善于揭发行业内幕的连天红企业所为,就内容而言,揭露出市场上存在的红木家具上漆、灌水泥等种种劣行,不仅让消费者读了胆战心惊,更使得不良商家阅文丧胆。

早在2011年12月,央视经济新闻频道就有报道红木家具业正式开始进入“寒冬”,此文一出更是对红木业“雪上加霜”。而对于众多红木消费者,阅读此文后却是拍手叫好。

“2008年我花了37000元买了一套红酸枝的家具三件套,年底搬家不小心碰坏了一只椅子腿,谁知道在折了的木腿里发现掺有水泥,再找那个商家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正在逛红木市场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并坦言“最后只好自认倒霉。”能买到货真价实的红木家具成为众多消费者一直期待的愿望。

红木家具的利润空间有多少?在此不作深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作假企业都会媚着良心获取暴利,成为影响行业良好发展的“蛀虫”。

鉴别红木家具,专家都不能很快作出中肯的意见,更何况消费者?岂不是不能亲眼所见红木家具制作的流程,就难以买到放心的产品?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访多家红木家具生产企业,然而敢于让记者直面生产制作车间的却寥寥无几,更有甚者以种种借口拒绝采访。当记者来到连天红总部福建仙游时,发现有许多消费者正在参观家具制作生产线,有的正拿着放大镜在红木原料上查看纹理,有的在和设计师探讨红木家具雕饰工艺。

记得,之前“网络红人”罗永浩在798艺术街,砸存在质量问题的西门子冰箱事件,如果说以此“行为艺术”来警示商家企业行为。那么在鱼龙混杂的红木市场,难道动辄价值万元的红木家具也要走到“抡锤砸”才能警醒商家的地步?才能分辨红木家具的优劣吗?连天红企业“亲眼目睹红木家具生产线”的行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中国市场应该出现百年品牌,红木业更应有标杆企业振奋业界,不要仅靠国家出台标准规范来约束企业行为,或是频频“东窗事发”来警醒世人。做企业应该考虑长远获利,做品牌更要百年流传,企业责任如同人品,只有正直才能得民心,得天下!企业也会行之坦然。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