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业“寒冬”难敌 地板家具市场频频陷危机

   日期:2011-12-15     来源:新京报    评论:0    

3、价格战下长期内耗

以中小品牌的强化地板为例,每平米生产成本在四十余元,物流、安装成本在二十余元,代理商也要从中加价,但即使如此,市面上仍然有大量地板低于70元的警戒线。原因莫过于缺乏品牌知名度、产品附加值,只能靠价格战闯出一片天。当价格成为唯一的卖点时,家居企业便陷入了不打折卖不动,越打折越赔钱的恶性循环。长期的内耗,也将加剧部分企业的死亡速度。

4、国内、外市场交困

楼市调控导致国内家居需求增量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建材品类更是由于精装房楼盘、家装公司大店等原因需求下滑、竞争加剧,而此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颇具知名度、美誉度、性价比较高的大品牌。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后海外市场需求萎靡,美国“双反调查”后所征收的高额税率也逼迫着外销型企业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内外交困的境遇下,企业支撑不住便唯有崩盘。

5直营模式风险高于代理制

一线或二线城市建立直营店,在二三线、三四线市场依托代理商经营的模式,有助于帮助企业分担风险,减轻资金链紧绷的压力。相比之下,若单一采取直营模式,家居企业固然在产品组合、日常营销、定价、受众反馈等方面更为灵活和灵敏,然而市场兴旺时厂家独享利益,市场衰败时厂家也独自承担风险,自然不利于逆境下顺利过冬。

■ 业内说法

创新利于竞争

●范文坚,世友地板北京公司总经理

地板行业的洗牌已经开始,企业若想幸存,首先要靠创新能力,包括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研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作为品牌支撑等。其次要靠差异化的营销,例如在一二线城市精耕细作,提升定制化服务,深化品牌影响力;在三四线城市增强卖场氛围和扩大面积,体现一站式购物的感觉。另外,企业手中的资金是否充裕也事关重要,这需要跟银行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和顺畅的资金链等。未来地板行业将有望像家电、饮料等行业一样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

家居品牌需长远规划

●胡中信,中国家居建材装饰协会秘书长

对于很多家居企业来讲,之所以崩盘是因为缺少规划。家居企业应该静下心来做一个整体规划,包括对产品结构的梳理、受众群体的把脉、市场整体定位等。例如是做全国性品牌还是区域性品牌,进行直营还是多招一些经销商。过去很多企业为了卖产品而卖产品,现在要上升到品牌的高度来做经营。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