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经销商资金链断裂引代理危机 风险论更甚

   日期:2012-10-18     来源:北京商报    评论:0    

作为在专业家居代理商克拉斯负责多年营销的资深职业经理人,贾洪章对经销商掀动家居行业洗牌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对于大的经销商来说,多经营一个品牌,做得好无非锦上添花,做得不好就干脆砍掉止损,不会有很大的伤害;对于小经销商来说,只经营一个品牌,如果经营不下去,就只能撤场,赔掉的钱也就无法弥补了;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与经销商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的“情侣关系”,经销商一旦遇到难题,厂家会做出一定的支持,但这种支持是有限的,一旦超出了底限,就只能任由经销商自生自灭了。他用“冰火两重天”这个词来形容经销商目前的处境,因为大部分经销商都处于赔钱或收支相抵的状况,仅有一小部分是盈利的。“那些代理的品牌不好、经营不善的经销商将最先被洗掉,最后会剩下运营水平高、资金雄厚的经销商。”

经销商死得多了,卖场就会经营不下去,厂家的货也会失去销售通道。处于尴尬境地的经销商,站到了家居行业洗牌的前沿阵地上,充当着勇士与烈士。

家居经销商经营风险加大

重庆一地的经销商出现问题,并不会让曲美家具的运营体系和品牌大厦受到巨大打击。相反,通过此事件汲取教训,或许曲美还能通过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居企业来说,无论是实力、品牌还是处理危机的能力,都无法与曲美家具做比,面对经销商的叛逃或倒闭,可能就只能发出一声叹息了。

据了解,除了少数厂家采取直营以外,家具行业90%的厂家都是采取经销商模式,他们是帮助家居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功臣。每年都有不少家具生产厂家在东莞家具展和广州家具博览会上寻找经销商,通过他们在全国各地开设专卖店,利用他们在当地出色的经销能力,迅速提升销售额,同时还无须投入资金、人力成本,可专心扩大生产、完善产品种类。

在面临市场危机的时候,经销商同样成为家居企业的挡箭牌和保护伞。一位家具企业老总向记者透露,在2012年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全国的经销商与其一道共渡难关,功不可没。“我们在全国有300家专卖店,以前经销商都赚了不少钱,现在一年哪怕一家亏损10万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这些钱都由厂家来承担,就是3000万元,流动资金基本上都被亏光了,市场也就没得做了!”

不过,在2012年房产调控依然没有松动的形势下,家居行业的洗牌会提速,这更首先表现在经销商身上。贾洪章表示,经销商除了前期的开店费用以外,日常经营的主要支出包括两方面:一是展位场租,二是人员工资。在销售看好之时,这两个方面都不是问题,场租可以按时交,人员收入也很稳定;但一旦销售上不去,问题就来了:赚的毛利不够交场租,按销售额提成计算的人员工资更没有保障。这又会引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交不起场租,卖场不能让你经营,会给你清场;二是员工收入太少,会跳槽或改行。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经销商关店歇业。

规避经销商风险成行业课题

经销商垮了,卖场失去了租户,厂家失去了终端,消费者更失去了购物通道,如果一个城市某个品牌的经销商全部完蛋,更会引发以前卖出去的产品售后服务危机,家居行业洗牌的多米诺骨牌就此推倒。

经销商洗牌,意味着传统凭借代理商扩大渠道、提升销量,从而做大品牌的家居行业的通行经营模式——经销商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考验。如何规避经销商风险成为摆在家居行业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面对经销商危机,曲美家具经过几天的调查核实,做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交了订金的客户,可以把余款直接打到厂家的账号,以此提货,同时将几个门店的样品全部清仓变现,保证要求退款的消费者可以顺利拿到款项。曲美家具董事长赵瑞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曲美家具经营2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此次事件纯属个案,是由经销商个人因素导致,同时他承诺“绝不会让消费者承受损失”。

不过,曲美家具经销商事件不仅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更是将防范经销商风险提到了议事日程。业内人士提醒厂家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管控,密切关注经销商动态,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该立即采取措施,或是厂家直接接管过来,或是更换经销商。同时,作为消费者也应引起警惕,购买家具尽量选择有信誉保障的大型卖场,切记不可贪图小便宜与经销商“签私单”,进行私下交易,一定要与卖场签订购销合同,卖场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如果经销商叛逃,那还有卖场负责,满足提货或者退款要求。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